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s of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CAS
城市化过程对氨氮排放的驱动作用与空间交互特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
伍健雄; 周侃; 刘汉初 | |
发表期刊 | 环境科学学报 |
关键词 | 氨氮排放 城市化 驱动作用 空间交互特征 长三角地区 |
摘要 | 解析城市化过程对水污染物排放的驱动机制及其空间演化特征,对科学管控水污染物超标排放和源头上减少水污染物入水具有重要意义,是生态文明建设时期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打造高质量人居环境的重要施策依据.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建立县域氨氮排放和人口社会经济数据库,在揭示2011—2015年长三角地区氨氮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基础上,构建基于STIRPAT框架的驱动力分析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定量估计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对氨氮排放的驱动作用,并通过设置不同阈值的反距离空间权重矩阵测度其空间交互效应.结果表明:(1)2011—2015年长三角地区氨氮排放整体规模下降显著,氨氮高值排放区县向沿海和地市中心快速收缩,热点区分布呈沿海持续集聚、内陆不断减少,在动态变化中,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圈层式分布格局;(2)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即本地的氨氮排放明显受到周边地区的影响.长三角城市化过程总体上缓解了区域的氨氮排放压力,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会驱动区域氨氮排放增加,外商直接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则抑制了氨氮排放;(3)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会加剧本地氨氮排放,但会吸引相邻区县人口、资源要素集聚,并通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辐射促进邻地氨氮排放下降.空间交互特征表明,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主体,在100 km范围内,高度城市化地区的集聚效应和示范作用驱动了氨氮排放下降. |
2021-09-30 | |
卷号 | 41期号:10页码:3893-3904 |
ISSN | 0253-2468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casisd.cn/handle/190111/11073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
通讯作者 | 伍健雄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伍健雄,周侃,刘汉初. 城市化过程对氨氮排放的驱动作用与空间交互特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0):3893-3904. |
APA | 伍健雄,周侃,&刘汉初.(2021).城市化过程对氨氮排放的驱动作用与空间交互特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环境科学学报,41(10),3893-3904. |
MLA | 伍健雄,et al."城市化过程对氨氮排放的驱动作用与空间交互特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环境科学学报 41.10(2021):3893-390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伍健雄]的文章 |
[周侃]的文章 |
[刘汉初]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伍健雄]的文章 |
[周侃]的文章 |
[刘汉初]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伍健雄]的文章 |
[周侃]的文章 |
[刘汉初]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